擴大消費需求問題研究佚名 “十二五”時期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堅持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特別是擴大消費需求戰略,建立擴大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才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新局面。 滿足人類各種消費需求是一切經濟活動的最終目的,從最一般的意義來說,經濟學研究的目的就是用最少的資源消耗獲取最大限度的國民福利,通過國民經濟的數量增加和質量提高 來改善國民生活,實現生產成果如何最好地滿足人類的消費 需求。按照福利經濟學的說法,一切經濟活動的最終歸宿只能是國民生活的質量改善和國民福利水平的提高,滿足國民 的最終消費需求。而如何擴大消費需求呢?以下幾個措施是關鍵: 一、實施消費需求戰略 實施擴大消費需求戰略必須從理論上搞清楚生產和消費的關系。從生產與消費的關系來看,生產與消費有著密切的內在的聯系。生產對消費起決定作用,但消費對生產又有重要作用,在一定條件下還起決定作用。人類社會進行生產,最終目的是為了滿足人們的消費需求。消費需求的不斷更新,要求生產出更新的產品來滿足人們新的消費需要。 實施擴大消費需求戰略還必須搞清楚投資與消費的關系。從西方經濟理論來看,刺激經濟、拉動經濟增長主要靠投資需求、消費需求和外貿出口“三架馬車”,前兩架馬車構成內需,后一架馬車構成外需。在一國外貿環境惡化、出口增長緩慢甚至下降的情況下,經濟增長就系于內需了。然而,擴大內需,刺激增長要靠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兩架馬車齊頭并進,并駕齊驅。如果說,投資需求是“供”,消費需求是“求”,則只有保持兩者的供求平衡才能促進經濟增長。從投資需求與消費需求兩者來看,消費需求是基礎,拱資需求的擴大會受到消費需求不足的制約。因此,要從根本上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不能單靠增加投資,而必須著手,擴大消費需求。 二、拓寬消費領域 拓寬消費領域,必須特別注重和滿足人們的精神消費需求。人們的經濟活動不僅創造物質財富,而且創造精神財富,當人們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得到滿足之后,各種閑情逸致的消遣活動便會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們會更加追求自己生活的質量。在物質生活資料不斷豐富的基礎上,人不再成為物的“奴隸”,而是能夠把更多的“閑暇”時間用來進行文化消費,邊娛樂、邊陶冶性情,邊獲得知識,通過各種教育和文化活動把娛樂和知識的獲取結合起來。人的消費除對物的消費外,教育消費、文化消費等精神消費將成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人的消費不能只以物為中心,而應該以人自身為中心,既有生存享受的消費,也有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需求。精神財富的創造生產對滿足人們精神消費的需求不僅具有其獨特的魅力,而且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對國民經濟發展有著重要拉動作用。 三、提高消費水平 擴大消費需求,必須提高社會消費水平。提高廣大居民的消費水平必須大大增加居民收入,進一步提高廣大居民的消費率,加速發展消費資料和勞務的生產,增加并充分利用自由閑暇時間,提高居民生活質量,滿足廣大居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消費需求,在總體實現小康生活水平的條件下,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邁進。 收入水平和消費傾向是決定消費需求的兩個決定因素,而消費傾向又在很大程度上與收入分配的狀況有關,要使擴大消費需求有錢可花,必須調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要在不斷增加各類人員的收入水平的同時,注意調節他們之間的收入差距。不僅要考慮公平與效率的問題,還要著眼于促進消費需求,提高消費傾向。要提高城鄉低收入者的收入;要擴大中等收入階層的人口群體;要保護高收入群體的合法收入,鼓勵他們把剩余購買力盡快地轉化為消費需求或投資需求;要整頓依靠壟斷地位等手段獲取的不合理收入,加大個人所得稅等稅收手段對過高收入的調節力度,堅決取締非法收入;要千方百計提高廣大農民的收入水平,擴大占中國人口70%以上的農民的消費需求。 四、調整消費政策 擴大居民消費需求任重而道遠,必須調整消費政策,建立擴大消費長效機制,鼓勵消費。擴大內需,調整消費政策,促進經濟增長,要明確提出把提高居民消費率作為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要在保持投資適當增長的同時,促使消費需求增長快于投資需求的增長;要調控投資與消費的關系,逐步改變中國高投資、低消費的經濟發展格局;要采取擴大城鄉居民消費的各項政策措施,促進城鄉居民消費的快速增長。 首先,擴大消費需求,必須增加廣大消費者花錢的“底氣”。為什么廣大中低收入階層有錢不敢花,究其原因是老百姓預期中未來的生活開支會增加。要想讓老百姓“大膽地花錢”,不要有后顧之憂,關鍵是要在老百姓身后系上一根“保險繩”,就是政府要建立一套完備的失業保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體系,完善和健全社會保障制度,使老百姓有一種安全感。這樣,他們才敢大膽花錢,才敢于貸款買房、買車,才敢“瀟灑買一回”。這是提高居民百姓消費信心的關鍵。否則,無論你如何鼓動叫喊擴大內需,刺激消費,老百姓還是會捂住錢包,不會理會你的吆喝。 其次,穩定收支預期,提高消費者信心。未來中國的經濟增長系于擴大內需,擴大內需關鍵在于啟動消費,而啟動消費的關鍵則在于提升消費者信心,擴大消費者需求。提高消費者信心,就是要增強廣大消費者對當前經濟形勢和未來經濟前景、就業狀況、收入預期、收入水平、生活以及擴大消費的信心。消費者信心上升,會降低人們對未來收入和支出預期的不確定性,增加即期消費,擴大消費需求,促進經濟增長。 再次,積極發展消費信貸,促進消費結構升級。利用消費信貸拓展消費,要從購車、買房和教育消費起步,進一步擴大消費信貸規模,拓寬消費信貸領域,確定合理的消費信貸利率,延長貸款年限,簡化貸款手續,使更多的消費者利用信貸消費方式,滿足多樣化的消費需求,實現消費升級。要盡快建立個人信用制度,制定和完善信貸消費的法律法規,保護放貸方與借貸方各自的合法權益,促進信貸消費健康發展。 最后,建立良好的市場秩序,改善投資消費環境。建立良好的市場秩序,要嚴厲打擊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商品、虛假廣告、欺行霸市行為,改善服務質量,為消費者購買商品服務創造良好氛圍。改善投資消費環境,要增加保障性住宅建設和交通建設的投資;要為教育培訓、旅游觀光、文化娛樂、體育健身、衛生保健等服務消費提供基礎設施條件;要繼續加強農村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為擴大農村消費創造有利條件。
總而言之,只有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加大力度調整收入分配制度,增長居民收入,大力提高居民的消費能力,積極擴大消費需求,才能實現中國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