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項 1.申論考試是對應試者閱讀理解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及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測試。 2.本試卷滿分為100分?荚嚂r限為150分鐘。其中閱讀給定資料參考時限40分鐘,作答參考時限110分鐘。 3.本試卷要求在給定的答題卡上作答,在本卷上作答無效。答題前請先在答題卡指定位置填寫自己的姓名、填涂準考證號。 二、給定資料 1.四川宜賓縣孔灘鎮萬家村,早上7時,11歲的留守女孩王素悄悄起床,然后梳洗、生火、做早餐。她牢牢記著幾年前爸爸媽媽去山西前的叮囑——“照顧好弟弟妹妹,不能讓他們餓著、凍著,更要管好他們的安全和學習!弊鳛榇蠼,王素成了一家之主,做飯、洗衣、檢查功課……王素稚嫩的肩膀挑起了照顧弟弟妹妹和打理家務的重擔。王素只是四川百萬留守兒童中的一分子。 父母雙方從農村流動到其他地區,孩子留在戶籍所在地農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雙方共同生活的17周歲及以下的未成年人,被界定為“農村留守兒童”。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城鄉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現代化進程的推進,我國進城務工的農村勞動力已達一億四千萬。在這些農民工中,有相當數量是有孩子的父母,由于各種原因,他們中很多人將子女留在農村,從而形成了一個特殊的農村留守兒童群體。 2.根據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的抽樣數據推斷,全國農村留守兒童約5800萬人,其中14周歲以下的農村留守兒童約4000萬人。農村留守兒童規模增長十分迅速。在全部農村兒童中,留守兒童的比例達28.29%,平均每四個農村兒童中就有一個多留守兒童。農村留守兒童中,各年齡組均占有一定比例。在全部農村留守兒童中,學齡前(0—5周歲)、小學學齡(6—11周歲)、初中學齡(12—14周歲)和大齡(15—17周歲)四個年齡組占總體的比例分別為 27.05%、34.85%、20.84%和17.26%。其中義務教育階段的農村留守兒童約3000多萬。 在全部農村留守兒童中,男孩占53.71%,女孩占46.29%,性別比為 116∶100。各年齡組男孩數均多于女孩數,而且年齡越小,性別比越高。各省農村留守兒童的性別比差異,與當地兒童的性別比存在很強的相關性。農村留守男童少于女童的省(市、區)只有北京、上海、內蒙古、寧夏、新疆。 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的分布十分集中,而且多數居住在中南各省。四川、安徽、河南、廣東、湖南和江西6省的農村留守兒童在全國農村留守兒童總量中所占比例超過半數,達到52%。農村留守兒童數量排名前十的省份,多數屬于典型的勞動力輸出大省,廣東、江蘇由于省內勞動力流動,也產生了一定規模的農村留守兒童。 3.按其監護類型,可將農村留守兒童分為“單親外出”和“雙親外出”兩大部分,表現為“與母親單獨留守”、“與母親及祖父母一起留守”、“與父親單獨留守”、“與父親及祖父母一起留守”、“與祖父母一起留守”、“與其他人一起留守”等類型。 分析結果顯示,在全部農村留守兒童中,父母一方外出留守兒童占47.14%,父母雙方外出留守兒童占52.86%。在單親外出留守兒童中,父親外出流動的比例大大高于母親外出的比例,雙親外出留守兒童中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占48.35%。 從不同年齡組的分析可以發現,年齡越大的農村留守兒童中單親外出留守的比例越高。而在年齡更小的兒童中,雙親外出留守的比例反而更大。數據顯示,雙親外出并與祖父母一起留守的兒童中,0—5周歲所占比例最高,達40.19%。 超過半數的留守兒童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33%的父親、25%的母親外出5年以上,60%—70%以上的父母在外省打工。 農村留守幼兒隔代監護最為常見,占38%。在單親監護中,和母親一起生活的比例高于和父親一起生活的比例,男童和母親單獨留守或者和母親及祖父母一起留守的比例為42.1%,女童相應的比例為40.03%。 |